|
绘事后素时间:2023-12-04 “绘事后素”出自《论语·八佾》,子夏问曰:“‘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,素以为绚兮。’何谓也?”子曰:“绘事后素。”子夏问孔子《诗经》中的这几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,孔子解释为“绘事后素”,意思是有了白色的底子,然后画上色彩。 《说文》:“素,白?缯也。从糸垂,取其泽也。凡素之属皆从素。”“素”在《说文》中属糸部,其古字形上部是“垂”,像丝物垂下的样子,下部是“糸”,像绞成一束的丝,金文字形中两侧还各有一只手,合起来像是双手执白缯。本义是未经染色加工的原色丝织品。 素即本色,指颜色不艳丽、素雅,又指不加修饰,《释名》:“素,朴素也。已织则供用,不复加巧饰也。”未经染色的丝织品呈现其自然的本色、质朴的原貌,由此还引申为本性、本质等,表示本来的、本质的,作副词时还有原本、向来、平常等意。 色彩的世界,包容万千。“素”以一种朴素含蓄的方式存在着。绘事后素,顾名思义,就是先以素色为底,后施五采。 “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”见于《诗经·卫风·硕人》,是描写美人的名句。女子笑容美好动人,眼目顾盼流转,白净的脸上略施素粉,益增面容之姣好。孔子认为这和绘画的道理是一样的。彩绘、妆饰虽美,前提是必须在白底上设色,这样才能有之后的绚烂呈现。 《八佾》的故事还没讲完。子夏接着问孔子:“礼后乎?”意思是礼形成于(仁德)之后吗?孔子喜而赞道:“起予者商也!始可与言《诗》已矣。”认为子夏能够阐发他的意思,可以与他谈论《诗经》了。 子夏经过孔子的提点,联想到礼与仁的次第和内外关系。他以素色喻仁德之质,意谓礼形成于仁德的基础上,产生于对仁德的追求中。当有了仁心,有了道德,心中自然就会激发出对礼的向往与追求。可见礼并不是强加于人的,而是人自然天性的进一步生发与延伸。礼可以说是仁的外在显现,这两者之间,存在本末与先后的关系。先有仁,再有礼,仁属内,礼属外,仁是体,礼是仁的发用。钱穆对此注解道:“子夏因此悟人有忠信之质,必有礼以成之。” 钱穆又说:“礼乃后起而加之以文饰,然必加于忠信之美质,犹以素色间于五采而益增五采之鲜明。”礼发端于仁义的本质,同时,礼的形成也让仁有了更加丰富的表达、焕发出更美丽的神采。纹饰与素质融为一体,才是真正的美。君子之风就是这样,由内自外,文质一体,浑然天成。 风雅并非来自巧饰,而是以内在的干净纯真作为底色。这个道理体现在从社会生活到文化艺术的方方面面。《易》言:“素履,往无咎。”朴素无华、正道而行,自然不会有咎害。《道德经》言:“见素抱朴,少私寡欲。”五色令人目盲,保持纯净朴素的心性,可见精神之本真。写作亦是如此,华丽的词藻之下如果缺乏真实的底色和清晰的理解,只会带来含混和模糊。应该去追求删华就素的简与美。 懂得了素的可贵,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生命的本质,守住本心。倘若在人生这张白纸上胡乱涂鸦,一片繁杂艳色,反而失去了美丽。当过多的装饰盖过了素净的白底,就难再找回本来的面目了。任何时候都不能停止对质朴的生命本质的坚守,让我们不断去提升与淬炼生命珍贵的品质,让素净的底胚显露出原本的光辉,保证生命底色的明亮。 (来源:中国纪检监察报) |